筆者的研究興趣是透過"再現"(Representation)物質文化當中的隱性文化概念,探討人群認同的建立方式。最早對於這個議題產生興趣,是於大學期間參與中研院史語所的考古調查工作中,因為在進行發掘工作與撰寫記錄時,需要詳細描述與測量出土文物所在的文化層以及同一個層位中的文物的空間分布關係,於是開始對物質文化本身以及其所隱含的使用脈絡,如何與人類社會連結產生了興趣。
這個興趣也分別發展成兩個研究面向,第一個是台灣媽祖信仰的分身研究,另外一個則是在台灣外國太太(外籍新娘)的認同。台灣媽祖信仰的分身研究,是筆者的學士論文題目,因為當時在民族所博物館當工讀生,得以接觸到所內豐富的媽祖信仰相關文物,所以產生了研究興趣。在台灣的供奉媽祖的廟宇,常常不只有一尊媽祖神像,部分的媽祖神像具有不同的性格或者是功能性,這反映了信徒藉由分香將媽祖複數化,並且構築自身與該尊媽祖之前的連結;同時藉由進香,將不同媽祖神像聚集在一起,藉由共享同一個香爐的香火,將個別的媽祖神像再次被納入同一個媽祖形象當中。而在大三的文化田野實習課程中,筆者研究位於屏東縣萬金村的外國太太(外籍新娘),外國太太與夫家藉由實行親屬義務,將外國太太納入為家屋與聚落的成員;而外國太太藉由改變家中的飲食習慣與裝飾物,建立其與母國之間的連結。該研究後來接受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並且發表一篇論文。
上述兩個面向,可以看到不同物質文化(神像/香爐/廟宇;家屋/裝飾物/食物)彼此之間有著隱性的連結,且與人群認同有極為密切的關聯性。而此一研究在筆者的碩士論文中,藉由Claude Levi-Strauss的家屋社會研究與語言學的概念隱喻研究,進行了更為細緻與複雜的分析與討論。筆者的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屏東牡丹鄉高士村的排灣族的現生居民與廢棄的舊社遺址。藉由民族誌調查了解聚落的發展歷程,以及考古發掘對比口述歷史的異同。在研究當中,即使家屋的建築形式劇變,家屋仍是其辨識人我關係的重要關鍵;同時也發現家屋具有個人層次與聚落層次的隱喻關係,而這也引導出廢棄的舊社是建立現今聚落認同重要的媒介,因為其成為了現在村落中所有居民的共同家屋。
在碩士論文中,發現了隱喻不僅是語言上的修辭技巧,更被具體化於物質文化(家屋)當中。因為隱喻可以打破事物原本的分類界限,並藉此連結不同的事物,所以廢棄的舊社家屋與現今的聚落得已被連結在一起。於是筆者想更進一步去探討此一發現於當今科技導向的社會,如何能發揮其作用,所以選擇了佈滿於城市的無線網路做為研究對象。不過在這同時,也感覺到原本的人類學研究,有其在研究與討論方法上的限制,並無法進行"再現型"(Representation)的研究,也即是將社會連結與物質文化做更為後設的分析討論。不過透過除了文字以外的媒介,則是有可能達到此一目標,如胡台麗的民族誌影片 - "愛戀排灣笛" 不僅是記錄,同時也是在"再現"存在於物質文化背後的人群連結,並且賦予鼻笛作為分析排灣族社會抽象概念的獨特理論位置。因此筆者決定透過田野工作創造藝術作品,再現無線網路為家屋社會,探討當中的隱喻與社會脈絡,並且分析科技導向為主的現在社會,科技如將人的認知體系從以體感為主轉變為人機結合的感知體系。
筆者的研究在理論上銜接人類學對於家屋社會的研究與族群認同研究;而在方法論上,延續傳統田野方法與民族誌影片,但是進一步藉由"再現"與"隱喻",探討隱藏在物質文化背後的抽象文化概念。希望能藉由這樣的研究方式,達成過去人類學所無法看到的社會文化面向,並且能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Sunday, 14 November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