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0 August 2016
A-Frame(https://aframe.io/)成功打造了一個方便且快速的網頁版本的VR,它簡化了three.js(http://threejs.org/)的複雜度,讓使用者可以用幾行文字就做出自己的VR世界,甚至不需要戴上特殊的裝置,而它也提供了相容於其他裝置的功能,當按下VR眼鏡的圖像,你就可以藉由VR裝置(HTC Vive或者是Cardboard)與Chromium(https://webvr.info/get-chrome/)看到VR的世界。但與藉由"心智"去"觀看"的其他行為,如白日夢,VR環境是需要被建構成為視覺上可以被接受,體感上可以被感知的環境,製作者必須確切了解材質與空間建構的知識,雖然目前有些設備可以協助拍攝360度的影片或者是圖片,可以非常便利使用在VR環境中,但是如果要建構一個VR環境,所需要的知識遠大於想像與催眠。如同電影產業,你可以藉由心智去看到飛天的超人,但電影不可能要你假裝超人在飛天,而是必須真的以某種方式告訴觀者真的有飛天的行為。這樣的論述方式與呈現方法,會隨著技術的成熟而不斷改變,不同個世代的人會因為技術的刺激,而有不同的視覺記憶與體感經驗。藝術家在攝影技術出現之前,其人像畫被視為"真實"描繪了個人,但是當攝影技術出現之後,相像的人物畫像的真實不再是以往類似攝影的真實,而是更讓人去思考"真實”除了代表相像以外,也隱含著看不見的相像。VR不是白日夢般的視覺感受,雖然Google戲謔地將他們VR平台稱為白日夢(https://vr.google.com/daydream/),但他們隱含著真實的如何再次被定義與呈現,如果是玩VR,那可以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只是享受就好,如果要討論VR在社會科學中的意義,我們是需要更多的討論與論證,將其納於研究的脈絡下,而不是真的是在做白日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